期刊简介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局部解剖学与临床手术学相结合的杂志。办刊宗旨是传播解剖学和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为解剖学和外科学学者提供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着重反映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的科研教学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解剖学和外科学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适应解剖学、外科学迅速发展而创办的特色刊物,是报道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内涵联系的学术性杂志。本刊不仅包括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面解剖学,而且还涉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领域,其学术范围宽、覆盖面广。杂志着重介绍局部解剖与手术学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指导和提高专业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杂志办刊十七年来在医学界,尤其在解剖学界和外科学界深入人心,影响很大,备受读者青睐,有力地促进了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中青年教师、临床医师的培养和成长。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时代,当好先进知识和技术传播舆论工具与喉舌作用,促进医学的发展。使更多的院校、医疗单位、广大医务人员,可以从本刊获得新知识和技术,接受新信息,提高充实自己,为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主管单位: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出版部门: 《局解手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0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62/R
邮发代号: 78-16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 国际刊号:1672-5042
- 国内刊号:50-116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手术治疗小关节痛风石的护理
痛风以急性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特征.虽然手术能清除沉积于关节囊、软骨、韧带、肌腱等处的痛风结晶,但由于四肢小关节周围皮下组织及肌肉覆盖少,术后容易引起伤口开裂、不愈合及肌腱、骨质外露,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等并发症[1].我科于2004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22例四肢小关节痛风石患者手术切除痛风石后经心理疏导、疼痛护理、用药指导、饮食管理与健康教育、功能训练指导等综合措......
作者:陈艳;邓银栓;唐康来 刊期: 2012- 01
-
动力型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桡骨远端C型骨折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25~78岁,采用闭合性复位动力型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结果86例病例随访1年以上,X线检查显示:掌倾角8°~20°(平均12°),尺偏角20°~34°(平均26°),桡骨相对高度0~1cm(平均0.5cm);采用Jakim标准行腕关节功能评定......
作者:任鸿;陈翔宇;任小宝;黄崧;郭国宁 刊期: 2012- 01
-
远离乳晕的乳腺纤维瘤手术切口的改进
目的了解远离乳晕的乳腺纤维瘤用乳晕边缘切口的可行性.方法收治约220例肿物距乳晕边缘大于3cm的乳腺纤维瘤手术病人,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采用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切口.观察两组病人术后疤痕大小、能否哺乳、血肿有无、拆线时间长短、手术时间长短作为检测指标.结果所有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6~7d拆线.对照组传统切口疤痕宽0.2cm及以下(小于等于0.2cm)的......
作者:何兆群 刊期: 2012- 01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42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4420例LC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结果4420例中实施4332例LC,中转开腹88例,中转率2%;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钛夹误夹胆总管2例,迷走胆管漏2例,肝右管损伤1例,胆总管损伤2例,钛夹致胆囊管坏死穿孔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
作者:罗于海;杨秀江;龙昊;谢浩;宋正伟 刊期: 2012- 01
-
41例复杂性膀胱阴道瘘患者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复杂性膀胱阴道瘘的病因、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我科收治的复杂性膀胱阴道瘘患者的发生原因、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41例患者中,妇科、产科因素是导致复杂性膀胱阴道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41例,Ⅰ期修补成功30例,Ⅱ期修补成功8例.术后随访12个月至10年无复发.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强化管理是提高复杂性膀胱阴道瘘手术成功率的关......
作者:郑霁;鄢俊安;张恒;沈文浩;季惠翔;方强;熊恩庆;宋波;周占松 刊期: 2012- 01
-
单侧椎体间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间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科治疗的54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双侧椎体间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研究组27例则采用单侧椎体间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治疗后观察并随访上述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段勇将;唐教波;王华祥;杜全;孙彪;徐增 刊期: 2012- 01
-
实验性大鼠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制备
目的探索实验性SD大鼠蛛网膜下隙出血(SAH)脑血管痉挛模型制备方法.方法尾动脉取血,立体定位仪下枕大池二次注血,印度墨水灌注测量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直径,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测定血中内皮素-1、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结果SAH组脑血管明显变细,Morris水迷宫显示有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直径分别为(169.33±8.67)mm、(227.33±14.2......
作者:蔡志平;石素琴;李朝晖;崔慧先;贾建新;霍东升;罗永胜 刊期: 2012- 01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纳入文献中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对照组,以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试验组.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3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对照组636例,试验组684例,1个研究方法学质量为B级,16个研究方法学质量为C级.met......
作者:余燕青;周权;冯德云 刊期: 2012- 01
-
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对22例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行关节镜下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PFL)修补或重建,同时部分病例行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和(或)胫骨结节内移截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5.5个月,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髌骨再次脱位,无髌骨错动或半脱位.患者主观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等级评分与受伤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
作者:黄宾;李泽龙;陈庆洲;刘喜彬;蔡习炜;孙蕊容 刊期: 2012- 01
-
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和分泌蛋白对人肝癌细胞HepG-2影响和作用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含3种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ProEXHTa-Ag85B-Hsp16.3、pProEXHTa-Ag85B-ESAT6和pProEXHTb-Hsp16.3,分别转入宿主菌E.coliDH5α中,诱导表达后分别获得Ag85B-Hsp16.3、Ag85B-ESAT6和Hsp16.3三种蛋白,纯化后复性.分别作用于肝癌细胞HepG-2,......
作者:赵勇;马如梦;王琦;赵佐庆 刊期: 2012- 01
动态资讯
- 1 异丙酚与异丙酚加芬太尼用于无痛引流术的比较
- 2 2型糖尿病与肾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 3 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分析
- 4 经皮肾镜手术带教体会
- 5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教学之我见
- 6 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
- 7 椎管内黑色素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 8 改进医学实验课教学提高学员创新能力
- 9 大剂量顺铂化疗患者预防肾毒性的护理体会
- 10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 11 人体解剖学教学基本功训练的探索
- 12 硬膜外阻滞麻醉利多卡因中毒一例报告
- 13 前臂骨间背动脉蒂岛状皮瓣创面修复7例报告
- 14 真空采血系统引起标本血凝块和标本溶血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15 肝缺血再灌注对胆管细胞凋亡及胆汁淤积的影响
- 16 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
- 17 活体双头静脉和双颈外静脉变异4例
- 18 支撑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 19 应用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上颌骨骨折47例体会
- 2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