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手术学杂志

期刊简介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局部解剖学与临床手术学相结合的杂志。办刊宗旨是传播解剖学和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为解剖学和外科学学者提供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着重反映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的科研教学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解剖学和外科学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适应解剖学、外科学迅速发展而创办的特色刊物,是报道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内涵联系的学术性杂志。本刊不仅包括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面解剖学,而且还涉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领域,其学术范围宽、覆盖面广。杂志着重介绍局部解剖与手术学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指导和提高专业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杂志办刊十七年来在医学界,尤其在解剖学界和外科学界深入人心,影响很大,备受读者青睐,有力地促进了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中青年教师、临床医师的培养和成长。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时代,当好先进知识和技术传播舆论工具与喉舌作用,促进医学的发展。使更多的院校、医疗单位、广大医务人员,可以从本刊获得新知识和技术,接受新信息,提高充实自己,为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居家药学服务下沉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以药师为核心的家庭医生签约用药保障模式

时间:2025-08-29 11:04:48

一、问题:居家用药谁来管  

我国慢性病用药人群已超3亿,老年患者平均同时服用5种以上药物,基层医院却长期“重医轻药”:药师编制不足、处方外流无人跟踪、家庭药箱缺乏专业指导。结果是,患者因用药错误再入院率居高不下,医保重复支出,家庭医生团队也陷入“只开方、不管药”的尴尬。

二、思路:把药师送到床边  

1. 角色重构  

基层医院设立“居家药学服务岗”,在编药师或签约执业药师以购买服务方式入户,承担用药重整、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监测、药箱整理、教育随访五项职责;家庭医生(含乡村医生)负责疾病诊疗与指标监测,形成“药师管药、医生管病”的协同。  

2. 对象筛选  

优先覆盖签约居民中的65岁以上慢病(高血压、糖尿病、COPD、冠心病、脑卒中)患者,以及出院14天内的重点人群(联合用药≥5种、肝肾功能异常、用药依从性<80%)。  

3. 服务包设计  

一次完整的居家药学服务包括:  

(1)入户前:药师调阅家庭医生电子健康档案与医院出院带药清单,建立《居家用药档案》。  

(2)入户时:  

① 药箱整理:清理过期、重复、禁忌药物;② 用药重整:核对适应症、剂量、频次、相互作用;③ 依从性评估:Morisky8问卷+电子药盒记录;④ 疗效与不良反应询问;⑤ 现场演示吸入剂、胰岛素笔等装置使用;⑥ 建立“一键呼叫”二维码,扫码可直接联系药师。  

(3)入户后:药师48小时内将更新后的用药计划同步至家庭医生签约平台;7天、30天电话随访各一次;家庭医生在下次面诊或巡诊时依据药师报告调整诊疗方案。

三、支撑:制度、信息、支付三联动  

1. 制度:县(区)卫健部门将居家药学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增项目,明确每例服务不少于45分钟、每年不少于2次,质量考核指标包括“用药错误下降率”“再入院率”“患者满意度”。  

2. 信息:依托现有家庭医生签约App开发“药师端”,实现入户定位、拍照记录、用药档案云端同步、自动生成SOAP格式记录,与医保结算系统接口打通。  

3. 支付:医保按“人次+绩效”打包付费——每次入户60元由医保基金承担40元、公共卫生经费承担20元;若患者年度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低于辖区平均值,则追加奖励10%绩效。对社会药房执业药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签订年度协议、统一培训、统一考核。

四、案例:浙江德清“药管家”  

2023年起,德清县9家镇街卫生院组建26支“家庭医生+药师”双人小组,已服务签约居民8124人。统计显示:患者平均用药品种由5.8种降至4.1种,用药依从性由62%升至87%,因药物相关问题再入院率下降28%,医保统筹基金支出同比下降9.3%。居民满意度达96%。经验表明:  

1. 药师需经过30学时居家沟通技巧与老年综合评估培训;  

2. 药师入户须佩戴工作记录仪,保证服务可追溯;  

3. 建立“用药红绿灯”预警:红色(立即停药)、黄色(需医生确认)、绿色(继续),家庭医生在手机端一目了然。

五、展望  

把药师的专业价值从“窗口发药”延伸到“床边守护”,是破解基层慢病用药碎片化、降低医保无效支出的关键一招。下一步,可探索将居家药学服务与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机构延伸处方衔接,真正实现“医药护”全链条闭环管理,让更多居民在家就能把药用得安心、有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