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手术学杂志

期刊简介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局部解剖学与临床手术学相结合的杂志。办刊宗旨是传播解剖学和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为解剖学和外科学学者提供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着重反映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的科研教学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解剖学和外科学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适应解剖学、外科学迅速发展而创办的特色刊物,是报道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内涵联系的学术性杂志。本刊不仅包括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面解剖学,而且还涉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领域,其学术范围宽、覆盖面广。杂志着重介绍局部解剖与手术学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指导和提高专业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杂志办刊十七年来在医学界,尤其在解剖学界和外科学界深入人心,影响很大,备受读者青睐,有力地促进了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中青年教师、临床医师的培养和成长。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时代,当好先进知识和技术传播舆论工具与喉舌作用,促进医学的发展。使更多的院校、医疗单位、广大医务人员,可以从本刊获得新知识和技术,接受新信息,提高充实自己,为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泡腾片服用常见误区及正确方法

时间:2025-08-27 14:32:46

误区一:直接口服或含服泡腾片

危害分析

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等崩解剂,遇水后迅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若直接放入口腔,会在唾液中发生反应,短时间内生成大量气体,可能导致:

气道堵塞引起窒息(尤其儿童和老年人风险极高)

胃肠道不适(腹胀、腹痛、打嗝)

食道黏膜损伤

典型案例

2017年央视《见证》报道:18个月大婴儿因直接吞服泡腾片导致窒息死亡,抢救无效

2022年西安某医院案例:成人直接吞服阿司匹林泡腾片后出现严重呛咳,需紧急抢救

权威警示

国家药监局明确指出:"泡腾片严禁直接口服或含服,特别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2023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

误区二:使用热水冲泡泡腾片

危害分析

维生素类泡腾片(如维生素C)遇高温易氧化分解,药效损失可达30%-50%

部分药物成分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变化,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高温会破坏泡腾片的崩解平衡,影响溶解速度和效果

科学依据

维生素C在60℃以上环境中稳定性显著下降,80℃以上几乎完全分解

泡腾片崩解原理是酸碱反应,无需高温辅助,40℃以下温水即可满足需求

正确做法

使用40℃左右的温开水(手感温热不烫)冲泡,水量以150-200毫升为宜

误区三:未完全溶解就饮用

危害分析

未溶解的药物颗粒可能刺激口腔和食道黏膜

继续崩解产生的气体可能引起呛咳或腹胀

药物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识别方法

观察气泡状态:完全溶解后气泡会自然消失,不再有"滋滋"声

等待时间:一般需要1-5分钟,具体以气泡完全消失为准

正确步骤

1. 将泡腾片放入温水中

2. 等待至气泡完全消失(约1-5分钟)

3. 轻轻搅拌后饮用

正确服用方法总结

基础步骤

1. 准备150-200ml温开水(40℃左右)

2. 将泡腾片放入水中

3. 等待1-5分钟至完全溶解

4. 搅拌均匀后立即饮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严禁自行取用

老年人:建议使用带刻度的杯子,确保水量和溶解时间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注意泡腾片中的钠含量,每日摄入量不超过推荐值

储存要求

密封保存在干燥处,避免潮湿

远离儿童可接触区域

开封后尽快使用,避免长期存放

权威来源

国家药监局2023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学部研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中药师建议

《中国药典》泡腾片剂型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