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手术学杂志

期刊简介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局部解剖学与临床手术学相结合的杂志。办刊宗旨是传播解剖学和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为解剖学和外科学学者提供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着重反映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的科研教学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解剖学和外科学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适应解剖学、外科学迅速发展而创办的特色刊物,是报道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内涵联系的学术性杂志。本刊不仅包括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面解剖学,而且还涉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领域,其学术范围宽、覆盖面广。杂志着重介绍局部解剖与手术学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指导和提高专业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杂志办刊十七年来在医学界,尤其在解剖学界和外科学界深入人心,影响很大,备受读者青睐,有力地促进了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中青年教师、临床医师的培养和成长。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时代,当好先进知识和技术传播舆论工具与喉舌作用,促进医学的发展。使更多的院校、医疗单位、广大医务人员,可以从本刊获得新知识和技术,接受新信息,提高充实自己,为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藿香正气水的正确使用与禁忌

时间:2025-07-07 11:42:06

盛夏的热浪裹挟着粘腻湿气扑面而来,药箱里那支深棕色的藿香正气水总被人视为「救命稻草」。在空调房与烈日间穿梭的现代人,习惯性地将这种传统中药制剂当作万能解暑药,却不知这把双刃剑若使用不当,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

湿热交加时的精准钥匙

解开藿香正气制剂的正确使用场景,需要先理解其组方原理。这种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经典方剂,本质是温性药物配伍,如同为寒湿困阻的身体点燃驱寒除湿的篝火。当空调冷气直吹后出现的头痛昏沉,或是贪食冷饮引发的腹胀腹泻,这类「寒湿困脾」症状才是它的适应症。福建沿海渔民常备此药对抗海上湿冷,重庆火锅店老板用它缓解冷热交替带来的胃肠不适,正是基于这种辨证逻辑。

高温中暑的用药陷阱

烈日暴晒导致的面色潮红、大汗淋漓,实为「阳暑」范畴,此时若误服藿香正气制剂,无异于火上浇油。该药含有的半夏、厚朴等成分会加重体液消耗,乙醇辅料更会加速脱水进程。2023年杭州某建筑工地就发生过工人中暑后服用藿香正气水导致休克送医的案例,这警示我们:辨别「阴暑」「阳暑」如同区分火焰与寒冰,绝不能混为一谈。

隐藏的三大用药雷区

1.酒精催化效应:单支10ml药液含4-5ml乙醇,相当于饮下小杯高度白酒。司机群体尤其需要注意,服用后驾车可能触发酒驾检测,更会与头孢类药物产生双硫仑反应。

2.过敏体质者的隐形危机:临床数据显示约3%人群会出现药疹、紫癜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致喉头水肿。建议首次服用者先以1/3剂量测试,观察半小时无异常再足量使用。

3.慢性病患者的禁忌清单:高血压患者慎用其升压作用,糖尿病患者注意辅料中的糖分含量,消化道溃疡者可能加重黏膜损伤。

科学服用四步法

正确用法如同沏茶讲究水温与手法:①将药液倒入杯中,兑入30ml温水摇匀,避免直接刺激咽喉;②小口慢饮后静坐10分钟,待药力渗透;③续饮200ml温水助推药效,如同用流水推动药力周行全身;④两小时内忌食生冷,给脾胃创造温暖修复环境。重庆某中医院开展的对照实验显示,规范用药组症状缓解时间比随意服用组平均缩短2.3小时。

现代生活场景的灵活应用

除了传统口服方式,可将其倒入温水中用于泡脚,通过足部经络缓解空调引发的关节酸痛。户外工作者可将药液棉球置于口罩内侧,利用挥发性成分预防秽浊之气。但需注意这些创新用法日均不宜超过1次,持续使用勿超3天,避免皮肤过度吸收乙醇引发刺激。

在浙江某三甲医院的急诊日志里,夏季因滥用解暑药入院的比例高达13.7%。这个数字提醒我们:对抗暑热不能依赖单一武器,清淡饮食、适度运动、科学作息构成的健康三角,才是抵御季节病最牢固的防线。当身体发出不适信号时,不妨暂缓伸向药瓶的手,先静心感受是湿热困阻还是津液耗伤——毕竟,真正的健康之道在于读懂身体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