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局部解剖学与临床手术学相结合的杂志。办刊宗旨是传播解剖学和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为解剖学和外科学学者提供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着重反映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的科研教学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解剖学和外科学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局解手术学杂志》是适应解剖学、外科学迅速发展而创办的特色刊物,是报道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内涵联系的学术性杂志。本刊不仅包括局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面解剖学,而且还涉及临床各手术学科的领域,其学术范围宽、覆盖面广。杂志着重介绍局部解剖与手术学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指导和提高专业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杂志办刊十七年来在医学界,尤其在解剖学界和外科学界深入人心,影响很大,备受读者青睐,有力地促进了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中青年教师、临床医师的培养和成长。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时代,当好先进知识和技术传播舆论工具与喉舌作用,促进医学的发展。使更多的院校、医疗单位、广大医务人员,可以从本刊获得新知识和技术,接受新信息,提高充实自己,为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全年龄段健康管理指南:从儿童到老年人的实用养生智慧
时间:2025-05-26 14:56:38
给老年人的健康提醒
人到了60岁,就像用了一辈子的手机电池,续航能力逐渐下降。这时候最怕“系统崩溃”——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这些常见病。有个简单公式:每天走路30分钟+每周3次晒太阳=给骨头和血管上双保险。要是血压偶尔超标,别急着吃药,试试芹菜根煮水(带根芹菜50克+玉米须10克煮20分钟),张阿姨坚持喝了一个月,高压从160降到140。
小孩子的成长密码
0-6岁是黄金发育期,就像给手机装系统,基础打不好后期容易卡顿。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里明确要求:新生儿访视、1岁前4次体检、1-3岁每年2次体检,这些免费服务相当于给孩子的健康装监控摄像头。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3岁前补维生素D要像每天喝牛奶一样规律,否则补钙等于白做工。
孕产妇用药红绿灯
怀孕时吃药就像走雷区,有个“三看”口诀:看说明书(找妊娠分级)、看孕周(前3个月最危险)、看替代方案。比如普通感冒,用淡盐水漱口比吃感冒药更安全。哺乳期更要小心,有些药会顺着乳汁传给宝宝,实在需要用药时,记住服药后4小时再喂奶最稳妥。
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法则
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终身伴侣”,管理要像还房贷——每月查血压血糖是“月供”,年度体检是“年审”。有个实用技巧:买个体脂秤,每周固定时间测体重,波动超过2公斤就要警惕水肿或代谢异常。饮食上记住“三色原则”:每餐要有绿色蔬菜(降糖)、白色食物(护胃)、红色肉类(补血)。
普通人的养生捷径
养生不是非要背《黄帝内经》,记住三个信号:舌苔厚了要健脾(喝小米粥)、眼睛干涩要护肝(喝菊花枸杞茶)、夜尿多要补肾(吃核桃黑豆)。春天容易肝火旺,推荐决明子15克+枸杞20粒+菊花6朵煮水喝,但孕妇和拉肚子的人千万别碰。有个特别接地气的办法:跟着太阳作息,夏天6点起床、冬天7点起床,比任何补药都管用。
家庭药箱的必备清单
每个家庭都该有的“健康保险箱”里,除了创可贴、退烧药,建议加上:开塞露(老人孩子便秘救急)、生理盐水冲洗液(处理小伤口比酒精温和)、电子血压计(建议选上臂式)。重点提醒:眼药水开封后保质期只有28天,很多人当成香水用半年,反而伤眼睛。
中医防病的智慧
中医讲究“治未病”,就像汽车保养要赶在抛锚前。有个形象比喻:身体是土地,气血是水流——经常熬夜等于旱灾,暴饮暴食就是洪灾。春天养肝可以敲胆经(大腿外侧),夏天养心要午睡20分钟,秋天润肺多吃银耳,冬天补肾多用热水泡脚。但要注意:网上流行的艾灸、拔罐不是人人适合,阴虚体质的人越灸越上火。
急救常识的生死时速
记住三个黄金时间:心脏骤停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中风3小时内送医、食物卡喉用海姆立克法不超过1分钟。特别提醒老年人:夜间突然头晕别急着起床,先侧身躺30秒再慢慢坐起,能避免半数以上的跌倒骨折。
这些知识就像健康存折,平时多积累关键时能救命。具体操作细节可以查看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慢性病食养指南》或者社区发放的《0-6岁儿童健康手册》,把专业指导变成日常生活习惯才是真本事。